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乌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2年1月19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9日 作者:生态环境局 来源:乌海市生态环境局 浏览次数:

乌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2119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2022119日我局拟对1个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做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做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119日-2022125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473-3998361                                                           传    真:0473-3998361  

  通讯地址:乌海市市民服务中心二楼A21窗口           邮    编:016000

   拟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乌海赛马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医疗废物微波处置项目

海南区拉僧庙镇老石旦南现有水泥生产厂区内

乌海赛马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蒙蓝环保咨询有限公司

乌海赛马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拉僧庙镇老石旦南现有水泥生产厂区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6°659″,北纬39°212″。东经106°54'40.95"。厂址南为规划建设用地,目前为林地,西部、北部和东部目前全部为荒草地。工程总投资154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4万元,占总投资的4.14%

1)项目名称:乌海赛马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医疗废物微波处置项目;

2)项目性质:新建

3)建设地点:乌海赛马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院内;

4)建设规模:日处理医疗废物2t,年处理医疗废物600t

5)项目投资:工程总投资154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4万元,占总投资的4.14%

6)工作制度:每天1班,每班8小时,年工作300天;

7)劳动定员:本项目所需劳动定员为8人;

8)工程进度:建设期7个月;

9)项目组成:本项目主要工程为医废微波消解车间、医废库房、废气处理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电力系统、供配电、给排水、消防通讯及管理系统等及其配套设施,水、电、路等厂区公用工程。

一、废气

1)有组织废气

本项目产生的有组织废气主要为微波消毒系统产生的废气和医废处理间贮存过程产生的废气。

微波消毒系统废气主要污染物为H2S、NH3、TVOC、病原微生物为混合废气污染物浓度较低,“生物法”及“喷淋法”处理废气种类单一;“等离子法”安全性较低;“高效光解氧化法”成本过高;综合比较以上因素,同时考虑到本项目所采用的微波消毒设备在河南省兰考县成功运行所采用的废气处理工艺,根据《兰考县新义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检测报告》(2016 年11月(万检委字(2016)第262 号))中相关数据,兰考县新义废物处置中心废气处理工艺采用二级过滤膜过滤和活性炭吸附,处理后废气污染物TVOC、NH3、H2S、臭气浓度及病原微生物均达标排放,且该设施维护简便、设备成本及运行费用较低,因此从技术及经济角度分析可行,评价推荐采用“高效过滤+活性炭吸附法”作为微波消毒系统废气处理设施。

工艺医废微波消毒工艺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主要是医疗废物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产生的,主要来源于破碎和消毒工序。本工程在微波处理系统进料口及破碎上方设置有密闭集尘罩,集尘罩采用不锈钢框架,将进料和破碎都集中在密闭的环境中,同时使消毒系统内部形成微负压状态,产生的恶臭和废气不易向外扩散,有效减少废气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集尘罩外接引风管,通过引风机将破碎产生的恶臭气体抽出。

引风机排出的气体经二级过滤膜过滤净化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后通过15m高的排气筒排放。过滤器的过滤尺度不得大于0.2μm,耐温不低于140℃,过滤器配有进出气阀,压力仪表等,过滤效率在99.99%以上。过滤膜上敷设有活性炭,恶臭气体经过活性炭吸附后,能有效减少对外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微波消毒处理系统使用的废气处理工艺是《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中推荐的处理工艺,二级过滤膜过滤净化+活性炭吸附装置对废气中非甲烷总烃和病原微生物的处理效率分别为70%和99.99%。同时根据《兰考县新义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检测报告》(2016 年11月(万检委字(2016)第262 号))中相关数据,兰考县新义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废气处理工艺采用二级过滤膜过滤和活性炭吸附,处理后废气非甲烷总烃满足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污染控制标准(GB39707—2020)标准。颗粒物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

医疗废物储存期间产生的恶臭气体,依托现有的收集和处理措施。

(1)收集系统

①密闭设计

医疗废物暂存储库采用密闭设计,门框和门之间有密封条,保证车间内部的气体尽量少地从进出口散发出来。

②保持车间负压状态

医疗废物暂存库在危废暂存库内,少量外溢恶臭气体借助危废暂存库引风机吸入水泥窑头篦冷机高温区焚烧,使整个危废车间车间达到微负压(ΔP=-20Pa),以免污臭气外逸。

2)恶臭气体处理

医疗废物存储库采用负压抽风通过管道输送的方式将含有臭气的空气集中收集后送入篦冷机处高温燃烧,在检修或非正常运行情况下采用活性炭处理后20米排气筒排放。

现有系统能够正常运转,收集废气能够在水泥窑中燃烧,在水泥窑检修期间,活性炭处理能够达标。现有的处理系统处理医疗废物的暂存间恶臭气体可行。

  1. 无组织废气

无组织废气主要是转运过程产生的,具体过程为采用叉车将医疗废物从医疗废物暂存间到微波消毒设备打开周转箱盖,倒入微波消毒设备再将微波消毒设备盖好。在运转过程中有少量恶臭和非甲烷总烃产生,这些污染物随换气扇逸散,无组织排放。厂区内及周边加强绿化设计,选择一些耐酸,对硫化氢等恶臭废气有一定的吸附作用的植被作为绿化树种。

采取上述措施后,厂界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限值要求。综上所述,废气治理措施可行。

二、废水

生产用水依托乌海赛马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现有用水管道,用水由自来水公司供给,其水质、水量能够满足全厂生产、生活等需要。

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生产废水主要为车辆冲洗水、周转箱清洗废水和化验室废水。各类冲洗废水和化验室废水收集排入厂房内集液池,再经废液输送泵喷入窑焚烧处置。各类废水处理措施及去向如下:

(1)医废运输车辆、容器清洗废水及车间冲洗用水

按照《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2013)要求,在同类工程类比调查的基础上,医疗废物车辆需在卸载完成后进行车辆消毒清洗,并对周转箱进行消毒清洗,清洗废水、储存车间冲洗废水排入厂房内集池,再经废液输送泵喷入回转窑焚烧处置,不外排。

(2)化验室废水

项目化验室废水经过流动集液箱收集后泵入回转窑焚烧处置,不外排。

3)水泥窑检修期间暂存可行性

水泥窑检修期间暂存收集的全部废水进现有工程危废暂存间的液体危废暂存罐中。水泥窑每年检修2次,每次在20天左右。现有的液体危废暂存罐中有两个,每个100m3,总有效溶剂200 m3,项目每天产生的废水2.34 m3/d,一个检修期产生废水47.6 m3,液体危废暂存罐可以容纳一个检修期产生的废水,因此,水泥窑检修期间废水暂存可行。

三、噪声

本项目噪声主要是由于机械的撞击、摩擦、转动等而引起的机械性噪声以及由于气流的起伏运动或气体动力引起的空气动力性噪声,主要噪声源为清洗设备、微波消毒设备、风机、泵类等。该工程对噪声的控制主要采取控制噪声源与隔断噪声传播途径相接合的办法,以控制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为进一步防止高噪声设备对职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针对本工程噪声源噪声强度大,连续生产等特点,评价从噪声源头、传播途径、防护对象三方面提出本工程的噪声防治措施,具体为:

1)合理选择机械设备,从声源上控制噪声级别,应尽可能选择辐射噪声小、振动小的低噪声设备,同时也要选择有可能采取控制对策的设备,提高安装精度,从源头上控制噪声产生的级别;合理安排平面布置,高噪声设备应远离办公生活区,厂区路口等处设置限速、禁鸣标志。

2)设置减噪隔振消声措施对噪声的传播途径进行控制,水泵等设置在专门的隔声间内,以柔性接头代替刚性接头。电机、泵类等因振动而产生噪声的设备,考虑安装橡胶减振垫、弹簧减振器隔振机座。

(3)隔声墙、隔声间的设置对各种振动机械采用减振基础,对体积较大的产噪设备,应考虑对设备厂房,墙壁进行吸声处理,并建设便于观察和控制生产过程的隔声间。针对本工程的产噪特点,将主要噪声源洗设备、微波消毒设备、风机、泵类等布置在室内,并加设门窗,以确保厂界噪声达标。

4)加强管理在采取以上治理措施的基础上,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定期对防噪设备进行维修、检查,使本项目对周边声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综上所述,设备噪声采取减振降噪等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噪声影响可降到最低度。因此,本项目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是可行的。

四、固废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微波消毒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医疗废物、废气处理设施产生的废过滤膜、废活性炭。危险废物,类别为HW49,进水泥窑焚烧处置。该厂具有该类危险废物处置能力。

五、土壤

1)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保障措施

根据本次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本项目占地范围内土壤环境质量不存在点位超标现象,因此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保障的重点在于污染防控。

2)源头控制措施

①建设项目弃土应按照固体废物处置规定进行合理处置,确保不产生二次污染;

②对医疗垃圾储存场所、处理车间、清洗废水处理间做好防渗及废水收集工作;

3)过程防控措施

①对于大气沉积影响,在占地范围及周边应采取绿化措施,以种植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植物为主;

②对于地面漫流影响及入渗途径影响的,应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具体防渗方案见地下水部分。

六、地下水

针对项目可能发生的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全阶段进行控制。

1)地下水分区防治

(1)防渗分区

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的防污性能、污染控制难易程度及污染物的类型,将厂区划分为重点防渗区、简单防渗区。项目涉及危险废物贮存,对于危险废物贮存国家已经颁布了相应的污染物控制规范,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因此项目涉及危险废物储存的区域必须严格按照上述标准执行。其余场地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的相关要求执行防渗措施。

3)信息公开

(1)项目建设后应落实跟踪监测单位,按要求定期地展开监测,并出具相关报告,报告内容需包括以下方面:

①建设项目所在场地及影响区地下水环境跟踪监测数据,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

②生产设备、管廓或管线、贮存与运输装置、污染物贮存与处理装置、事故应急装置等设施的运行状况、跑冒滴漏记录、维护记录。

(2)项目信息公开计划中必须有如下地下水的环境监测值:

现场监测项目:水位、水温、pH值、电导率、浑浊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点位、色、臭和味、肉眼可见物、气温、天气状况、近期降水情况

实验室监测项目:K+、Na+、Ca2+、Mg2+、HCO3-、CO32-、NO3-、Cl-、SO42-、总硬度(以CaCO3计)、溶解性总固体、铁、锰、铜、砷、铬(六价)、铅、汞、镉、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氟化物、硫化物、挥发酚(以苯酚计)、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甲苯、锌、铍、镍、菌落总数总大肠杆菌群。

4)地下水污染应急处理措施

(1)应急处理预案

一旦发现地下水监测数据异常或发生泄漏事故等情况,必须按照应急预案马上采取紧急措施:

①当确定发生地下水异常情况时,在第一时间内尽快上报公司主管领导,通知当地环保主管部门,密切关注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

②组织专业队伍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监测,查找环境事故发生地点、分析事故原因,尽量将紧急事件局部化,如可能应予以消除,采取包括切断生产装置或设施等措施,防止事故的扩散、蔓延及连锁反应,尽量缩小地下水污染事故对人和财产的影响;

③当通过监测发现对周围地下水造成污染时,根据观测井的反馈信息,可对污染区地下水人工开采以形成地下水漏斗,控制污染区地下水流场,尽量防止污染物扩散;

④通过对运营期跟踪监测井地下水水质检测,查找事故污染源头。对于厂区废水泄漏污染情景,应立即启动应急事故巡检机制,巡查事故泄漏的点位,对被事故破坏的区域设置紧急隔离围堤,并及时开展设备设施、管道等的更换维护及渗漏点位修补,避免物料及泄漏废水进一步渗入地下。

⑤对事故后果进行评估,并制定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措施;

⑥如果本厂力量无法应对污染事故,应立即请求社会应急力量协助处理。

(2)应急治理程序

针对应急工作需要,参照“场地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相关技术导则,结合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技术特点,制定地下水污染应急治理程序见图8-2-3。

(3)地下水污染应急治理措施

①建议治理措施

项目场地地下水类型以第三系碎屑基岩裂隙水潜水为主,富水性较差。当发生污染事故时,污染物的运移速度相对较慢,较短时间内污染范围较小,因此建议采取如下污染治理措施:

a.一旦发生地下水污染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b.查明并切断污染源;

c.启动地下水污染应急监测计划,对于项目运营期跟踪监测井(含场地内监测井及周边民井)监测频次增加至每周至少一次(一旦发现污染物浓度持续增加的情况,监测频次可增加至每天一次),探明地下水污染深度、范围和污染程度;

d.依据探明的地下水污染情况和污染场地的岩性特征,合理布置抽水井的深度及间距,并进行试抽工作

e.依据抽水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抽取被污染的地下水体,并依据各井孔出水情况进行调整

f.将抽取的地下水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并送化验室进行化验分析;

g.当地下水中的特征污染物浓度满足地下水功能区划的标准后,逐步停止井点抽水,并进行土壤修复治理工作。

②应注意的问题

地下水污染的治理相对于地表水来说更加复杂,在进行具体的治理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a.在具体的地下水污染治理中,往往要多种技术结合使用。一般在治理初期,先使用物理法或水动力控制法将污染区封闭,然后尽量收集纯污染物,最后再使用抽出处理法或原位法进行治理。

b.因为污染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球化学特性都会影响到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因此地下水污染的治理通常要以水文地质工作为前提。

c.受污染地下水的修复往往还要包括土壤的修复。地下水和土壤是相互作用的,如果只治理了受污染的地下水而不治理土壤,由于雨水的淋滤或地下水位的波动,污染物会再次进入地下水体,形成交叉污染,使地下水的治理前功尽弃。

d.在地下水污染治理过程中,地表水的截流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要防止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以免加大治理工作量。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