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环境管理 > 宣传教育
我们的节日——端午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0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菖节、蒲节、屈原日、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

在古代,端与初同义,五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作端午。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宰相宋建议要避讳,就把“端五”改为“端午”,此后,“端五”就改称为“端午”了。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之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关于其由来,说法不一,其中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最大。正是由于屈原的缘故,端午节也因此被称为“诗人节”。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在我国江苏、上海、浙江一带,一般认为端午节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在浙江的东部地区,当地居民把过端午节看做是纪念孝女曹娥的日子。在浙江,还有端午节来源于勾践操练水军之说。虽然说法比较多,但时至今日,端午节最令人称道的还是屈原以及他所体现出来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他胸怀祖国、心忧天下、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缅怀。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作为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此节日的应景习俗有吃粽子、悬白艾、划龙舟、插蒲艾、戴香包、饮雄黄酒、取午时水等等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