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环境管理 > 宣传教育
自然保护区的相关知识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0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1  什么是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自然保护区,是指受国家法律特殊保护的各种自然区域的总称,不仅包括自然保护区本身,而且包括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遗迹地等各种保护地区。狭义的自然保护区,是指以保护特殊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研究为主要目的而划定的自然保护区,即严格意义的自然保护区。通常说的自然保护区是指狭义的自然保护区。在我国,195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一项提案,提出了建立自然保护区问题。同年10月林业部草拟了《天然森林禁伐区(自然保护区)划定草案》,并在广东省肇庆市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又被称作自然禁伐禁猎区、自然保护地等。自然保护区往往是一些珍贵、稀有的动植物物种集中分布区,候鸟繁殖、越冬或迁徙的停歇地,以及某些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野生近缘种的集中产地,具有典型性或特殊性的生态系统;也常是风光绮丽的天然风景区,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质剖面、化石产地或冰川遗迹、岩溶、瀑布、温泉、火山口以及陨石的所在地等。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珍贵的、稀有的动物资源,以及保护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还包括有特殊意义的文化遗迹等。


  2  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人类建立自然保护区已有百余年的历史。19世纪初,德国博物学家洪堡首倡建立天然纪念物以保护自然生态。美国于1872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开创了保护自然的新途径,现在已有自然保护区669个,国家公园39个,占国土面积10%。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日本还划定了具有自然保护性质的景观保护区和天然公园,总面积都占其国土面积的13%以上。


  多年来,我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重视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588处,总面积149万平方公里,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9%。我国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绝大多数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自然遗迹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了保护。著名的长白山、卧龙、鼎湖山、武夷山、梵净山、锡林郭勒、博格达峰、神农架、盐城、西双版纳、天目山、茂兰、九寨沟等21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扎龙、向海、鄱阳湖、东洞庭湖、东寨港、青海湖及香港米浦7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九寨沟、武夷山、张家界、庐山4个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或自然与文化遗产。


  3  有哪些评价指标?


  自然保护区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一方面,为新建的自然保护区选择地点及确定其分类性质和所属级别,寻找客观的根据和标准,比如通过评价判断其适合建立哪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另一方面是加强对已建好自然保护区的监督与检查,提高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


  一般而言,对自然保护区的评价可从生态学、经济学和保护区本身有效管理水平来进行。

  生态评价主要包括:1.生物物种的评价。2.生物群落评价。3.生态系统和自然保护区的评价。


  经济评价主要包括:1.水资源。多数保护区在涵养水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包括直接用于饮水、灌溉、发电、发展渔业、工业和免受水旱灾害影响造成的损失与维护水利设施的作用。因此,可通过计算保护区内可能贮存多少水量和可利用数量评价其实际价值。2.物种及其基因资源。自然保护区是物种及其基因资源的宝库,有许多种类可能在食用、药用、工农业原料、遗传材料和美化环境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在作用。3.生态功能效益。表现在区域气候调节、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旅游资源等方面。4.科研、文化和教育。自然保护区大多是科研、教育和文化创作的基地。


  保护区有效管理水平评价主要包括:1.管理条件的评价。2.管理措施的评价。3.科研基础评价。

  4  我国采取什么样的保护方式?


  我国人口众多,自然植被少。保护区不能像有些国家那样采用原封不动、任其自然发展的纯保护方式,而应采取保护、科研教育、生产相结合的方式,而且在不影响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保护对象的前提下,还可以和旅游业相结合。因此,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内部大多划分成核心区、缓冲区和外围区3个部分。这种保护区内分区的做法,不仅保护了生物资源,而且又成为教育、科研、生产、旅游等多种目的相结合的、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场所。

  ▲核心区


  核心区是保护区内未经或很少经人为干扰过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所在,或者是虽然遭受过破坏,但有希望逐步恢复成自然生态系统的地区。这一地区以保护种源为主,又是取得自然本底信息的所在地,而且还是为保护和监测环境提供评价的来源地。核心区内严禁一切人为干扰。


  ▲缓冲区


  缓冲区是指环绕核心区的周围地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外围区


  外围区,即实验区,位于缓冲区周围,是一个多用途的地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还包括一定范围的生产活动,可有少量居民点和旅游设施。


  国家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1994年9月2日国务院第2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并自1994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包括了总则、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法律责任、附则5个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强调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二)制定自然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统一管理自然保护区;(三)调查自然资源并建立档案,组织环境监测,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四)组织或者协助有关部门开展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工作;(五)进行自然保护的宣传教育;(六)在不影响保护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组织开展参观、旅游等活动。

  知识堂

世界著名国家公园


  克鲁格国家公园
  它是南非最大的野生动物园。园中一望无际的旷野上,生活着众多大象、狮子、犀牛、羚羊、长颈鹿、斑马、鳄鱼、河马、猎豹等珍禽异兽。植物方面有非洲独特的、高大的猴面包树。


  大堡礁


  位于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是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又称为“透明清澈的海中野生王国”。它由数千个相互隔开的礁体组成,是数百万年来由珊瑚虫的钙质硬壳与碎片堆积,并经珊瑚藻和群虫等生物遗体胶结而成。

  格雷梅国家公园


  位于土耳其中部的安纳托利亚高原上的卡帕多西亚省。公园内的卡帕多西亚奇石林以壮观的火山岩群、古老的岩穴教堂和洞穴式住房闻名于世。这一地区是由远古时代5座大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构成的火山岩高原。


  湖区国家公园


  被誉为英格兰最美丽的一角,公园拥有雄伟壮丽的山峰与波光粼粼的湖泊,举世无双的美景激发了许多作家和诗人的创作灵感。除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这里还有英格兰最佳的徒步旅行和攀登路线,以及丰富的旅游景点和室内外活动地点。


  大峡谷国家公园


  位于美国西部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科罗拉多高原上,全长443公里,是世界奇景之一。大峡谷有从前寒武纪到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岩系,水平层次清晰,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被称为“活的地质史教科书”。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