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质生产
森林生态系统是具有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自组织反馈系统,物质生产功能是其基本特征。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最高生物生产力,对维持地球上的生命起着重要作用。森林能向人类提供大量林副产品。森林还为广大的农村提供了燃料,全世界有将近一半人口以木材、作物秸秆或干畜粪作燃料。木材、木块、木屑可以生产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等多种人造板;还可以从树木中提取甲醇、乙醇、糠醛、活性炭以及松香、拷胶等工业原料。此外,森林还可提供大量动物、植物性副产品和药材等。
2 生态防护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树冠对雨水有截流作用,能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击力,保持水土。据计算,树冠能阻载10%~20%的降水,其中大部分蒸发到大气中,余下的降落到地面或沿树干渗透到土壤中成为地下水,所以一片森林就是一座水库。
森林地表枯枝落叶腐烂层不断增多,形成较厚的腐质层,就像一块巨大的吸收雨水的海绵,具有很强的吸水、延缓径流、削弱洪峰的功能。森林植被的根系能紧紧固定土壤,能使土地免受雨水冲刷,制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荒漠化。
防风固沙
荒漠化是当今世界上的一大灾难,防风固沙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植树造林。出于森林树干、枝叶的阻挡和摩擦消耗,进入林区风速会明显减弱。目前,中国各地营造的防护林正在起着防风固沙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巨大作用。
调节气候
森林对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性气候具有调节作用,特别是农田林网和防风林带对改善农田小气候效果显著。
森林可以降低风速,调节温度,提高空气和土壤湿度,减少地表的蒸发量和作物的蒸腾量,防止干热风、冰雹、霜冻等灾害。
森林浓密的树冠在夏季能吸收和散射、反射掉一部分太阳辐射能,减少地面增温。冬季森林叶子虽然大都凋零,但密集的枝干仍能削减吹过地面的风速,使空气流量减少,起到保温保湿作用。据测定,夏季森林里气温比城市空阔地低2~4℃,相对湿度则高15%~25%,比柏油混凝土的水泥路面气温要低10~20℃。由于林木根系深入地下,源源不断地吸取深层土壤里的水分供树木蒸腾,增加了降水。
3 社会公益
净化空气
随着工矿企业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活用矿物燃料的剧增,受污染的空气中混杂着一定含量的有害气体,威胁着人类,其中二氧化硫就是分布广、危害大的有害气体。凡是生物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本领,但吸收速度和能力是不同的。植物叶面积巨大,吸收二氧化硫要比其他物种大得多。如1000克柳杉树叶(干重)每月可吸收约3克二氧化硫。
工业排放的烟灰、粉尘严重污染着空气,威胁人类健康。高大树木叶片上的褶皱、茸毛及从气孔中分泌出的粘性油脂、汁浆能粘截到大量微尘,有明显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全世界每年排入空气中的灰尘约1亿多吨,而1公顷松林每年可吸附灰尘约36吨、云杉林吸附约32吨、栎林吸附约68吨。
自然防疫
树木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对人类有一定保健作用。另外,树木分泌出的杀菌素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例如,1公顷松柏林一昼夜可分泌抗菌素约30克,可杀死空气中白喉、肺结核、伤寒、痢疾等多种病原菌。
天然制氧厂
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人体每时每刻都要呼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森林在生长过程中要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据研究测定,树木每吸收44克的二氧化碳,就能排放出32克氧气;树木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1克葡萄糖,就能消耗约2500升空气中所含有的全部二氧化碳。照理论计算,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木材,可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约850千克。若是树木生长旺季,1公顷的阔叶林,每天能吸收1吨二氧化碳,制造生产出约750千克氧气。
保护生物多样性
森林是多种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所以森林保护着生物多样性资源,而且无论是在都市周边还是在远郊,森林都是价值极高的自然景观资源。
小锦囊
森林旅游指南
迷路
万一迷了路不要慌乱,可先估计一下从能确定方位的地方走出了多远,然后在身旁的树上刮下些树皮作标记。要把树干四周的皮多刮掉些,以便从任何方向都能看到。这样,最后总能找到自己的目标。迷路时如发现小溪、河流,那就沿着它们走,它们可以带你走出森林。
防病
长途旅行不可能携带更多的水和食品,因此免不了在旅游途中自寻水源。虽然森林中的溪水看上去清澈见底,却常常含有能将人致死的病菌,所以必须煮沸后饮用。所幸的是,森林中有很多能提供水分的植物。在旅行之前,应该掌握一些辨认可食植物的知识。如果你没来得及上此一课,那就仔细观察鸟和猴子都选择哪些野果为食,这些食物对人体也是无害的,可放心食用。
避雷击
如果在森林中遇到雷雨,要到附近稠密的灌木带去,不要躲在高大的树下。高大的树木常常引来落地雷,使人遭到雷击。避雨时应把砍刀等金属物暂存放到一个容易找到的地方,不要带在身上。
此外,森林中蚊子、扁虱、水蛭等害虫很多,因此在旅游过程中不可贪图凉快穿短衣裤,而要扎紧裤腿和袖口。当夜幕降临时,最好支起帐篷或蚊帐睡觉,以防蚊虫叮咬及潮湿冰凉的森林气候导致关节炎等疾病。
知识堂
森林保护
森林保护是指预防和消除森林的各种破坏和灾害,保障林木健康生长,避免或减少森林资源损失的各种措施与实施过程。森林保护是营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消除森林火灾、林木病虫害、林木鸟兽害以及灾害性天气对森林的损害。森林保护应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在灾害发生后,应积极防治。
森林环境遥感
遥感在林业上的应用,主要是森林资源监测、野生动植物监测、森林火灾监测、森林病虫害监测等。在森林资源清查方面,可用1:50000左右及1:25000左右的航空相片,结合地面样方调查,进行森林资源清查,推算蓄积量。现代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清查方面的应用已向多波段遥感以及向小比例尺与大比例尺遥感影像的结合方向发展。在森林灾害防治方面:1.可以发现森林火灾,如从陆地卫星的图象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被烧毁的林区、着火地点、烟柱的分布;2.可以发现病虫害区,如利用彩色红外航空相片或假彩色合成的卫星相片可以监视森林病虫害的发源地和蔓延情况。
森林火灾
森林火灾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灾害。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强烈的火灾不仅烧毁森林,破坏郁闭度,烧毁地被物,使土壤裸露,而且大大降低了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严重影响林内动植物资源及林副产品的利用。林火使森林贮存的大量能量突然释放、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系统内生物因子、生态因子的混乱。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