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家住苏州河附近的王阿姨走出家门,来到整治一新的苏州河旁晨练。望着波光粼粼的苏州河,她感慨地说,十年前的苏州河,像是上海的一条黑色绸带,而如今,水清岸洁,滨河绿地,苏州河扔掉了黑臭的帽子,面貌焕然一新。苏州河只是上海市环境质量改善的一个缩影。 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在接受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上海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得益于连续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从2000年起,上海率先在全国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十几年来,上海市持续加大环保工作力度,建设了大批环境基础设施,全市环境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提高。 ■靠机制创新提升管理效率 2003年,上海市政府成立了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协调推进委员会,由市长任主任、副市长任副主任,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上海市环保局,具体负责沟通协调、检查督促、跟踪评估和信息反馈。 上海市各区县也相应成立了环境保护协调推进委员会,配合市级委员会,联动部署落实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具体措施和要求。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会议,突出重点、分阶段推进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同时,由上海市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分别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在全市建立“责任明确、协调一致、有序高效、合力推进”的综合协调机制。 此外,上海市还不断完善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机制、责任与考核机制、源头防治机制,靠机制创新提升管理效率,推进减排实践。 ■把“四个有利于”作为衡量标准 上海市提出了“四个有利于”作为衡量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成功的标准,即有利于城市布局的优化,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市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以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着眼点,坚持在全面推进中重治本、综合治理中重机制、资金投入上重实效,环境保护的成效让市民评判,让社会评判,让科学数据评定。 从第一轮的“标本兼治”、第二轮的“重在治本”、第三轮的“三个并举”到第四轮的“更加突出污染减排”,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既保持连续性,又各有侧重点,每一轮都按照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 ■滚动实施成效显著 通过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市大气专项治理累计推进了94项工作任务;中心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如期建成了青草沙原水工程,极大地改善了供水水质,受益人口约1100万;建成了江桥、御桥垃圾焚烧厂等一批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集装化转运系统,目前,全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能力近1.7万吨/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 同时,上海市对重点企业进行了布局和结构调整,通过关停并转等多种途径,完成了7800多个污染企业或生产线的关停调整。对吴淞、桃浦、吴泾和金山卫化工集中区等重点工业区集中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对企业实施雨污分流、污水纳管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及河道整治工作,化解突出环境矛盾,初步将重工业区改造成为城市现代工业区。 张全告诉记者,上海市下一步的环保工作会把污染减排和环境保护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进一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持之以恒地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切实满足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维护城市安全运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求。 数字看转变 与2000年相比,2011年,上海市主要出境控制断面综合污染指数下降33.8%,化学需氧量指标和氨氮指标分别下降61.3%和50.3%;苏州河综合污染指数下降63.9%;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下降25.8%。 2000年以来,上海市的环保投入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始终保持在3%左右,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投入约2500亿元。 2000年以来,上海市共实施黑臭河道整治303条段841公里,骨干河道整治315公里。通过万河整治工程,全市共完成23245条段17067公里的镇村河道整治。 |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