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环保动态 > 全区环保动态
乌兰察布市环保局对全市鸟类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29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为彻底摸清和全面掌握乌兰察布市野生鸟类种类和分布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市生态环境现状及动态变化情况,201210-201310月,市环保局与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研究室组成联合调查组,采取实地考察、路线调查、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辅以走访群众、查阅资料、分类鉴定的形式,走遍了11个旗县市区,对全市野生鸟类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调查记录。经过一年来的观察研究,联合调查组在全市范围内共记录到鸟类21577686只,隶属于1748科。其中: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野生鸟类有5种,即黑鹳、东方白鹳、金雕、大鸨、遗鸥;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有28种,主要是白琵鹭、大天鹅、鸳鸯、黑鸢、大、红隼等;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简称(CITES)附录Ⅰ所列的物种有3种,属于附录Ⅱ所列的物种有26种,属于附录Ⅲ所列的物种有8种;属于世界濒危野生鸟类有2种;属于国家一般保护的野生鸟类有157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还发现长尾山椒鸟为内蒙古鸟类分布新纪录。

  通过此次联合调查研究活动的开展,我们取得了五个方面的积极成效:一是搞清了全市鸟类区系组成及11个旗县市区的分布情况;二是掌握了我市主要环境类型中鸟类的种类、数量、生态分布及季节变化情况;三是了解了我市黑鹤、蓑羽鹤、白琵鹭、鸿雁、红隼等珍稀种类的种群现状和生态学习性,并拿出了保护这些珍惜鸟类的有效对策和措施;四是研究了不同生态环境中鸟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提出了利用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定量监测生态环境变化的方法和指标;五是确定出了不同生态环境鸟类群落中的关键种,搞清了主要环境因子变化与关键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制定出了用关键鸟种定量快速监测生态环境变化及评估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可以说,这些成效的取得,对于进一步深化市情认识、反映生态建设成果、完善全市生态功能区划、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打造美丽乌兰察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查证,此项调研成果填补了乌兰察布市野生鸟类研究的空白。截止目前,已全面完成了该项目的可研报告撰写工作和乌兰察布市野生鸟类图鉴制作工作。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